"拧麻花大楼"为啥让人看着腰疼?
发布:sjys 浏览:1358次
视界影视时评员 郭喜林
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地标
性建筑,但它必须具有画龙点睛和丰富大多数人们的审美的作用,而不是被人们纷纷吐槽。如果一个城
市的地标性建筑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新型产物,那只能说它不仅浪费了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,而且又要浪
费很多社会资源,包括赖社会各界的批评。然而,这种由于城市规划没有依法把关和把关不严造成的社
会资源浪费,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。但是,如果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让人看着腰疼,这问
题可就十分严重了。
据人民网北京频道2013年12月1日报道
,2013年11月29日,位于厦门岛东边的瑞华高科技研发中心大楼,被路人戏称“拧麻花大楼
”。据悉,该大楼高99.7米,设计独特,扭曲直上。目前大楼疑似处在停工状态。体形诡异网友称
看着腰疼。说实话,当我们看到这则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时,不管我们怎么换着角度去欣赏它,这栋属
于厦门的“拧麻花大楼”,真的让人心里别扭,而不仅是看着腰疼。为此,笔者实在是不明
白,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可以说并不缺少建筑设计大师,而且建筑评审部门和城市建筑规划部
门更不缺少建筑专家。然而,却让这个城市诞生了这么一个畸形儿。
我们真的难以置信,矗立在厦门上空的这栋“拧麻花大楼”,会成为被人们赞不
绝口的美学建筑榜样,更不相信会由于它的存在给厦门增添无限光彩。
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,不管它的建筑单位是谁,不管这个钱是不是地方财政投资,
作为政府的建筑设计规划监管部门,都应当为这个城市所有百姓的审美情趣负责,都应当为这个城市的
整体建筑美学负责。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政府的建筑设计监管部门,就是城市的美容师。如果监管
部门不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定责任和义务,那就是对政府和人民不负责任;如果因为监管部门把关不严,
造成了建筑物违法和被社会广泛吐槽与严厉批评,那就是监管失职和渎职,那就是犯罪。因为,如果该
建筑物属于违法,或者该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为设计与建筑方面的缺陷而被迫拆除,那就是对社会资源
的极大浪费,而且严重污染环境。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不依法履行监管责任,那么在不远的将来,在我
们中国的土地上,就会有不少高层水泥森林变成城市的建筑垃圾。因此,我们真的不敢想象,如果每个
城市都产生这样的建筑垃圾,那将是怎样的悲剧?
可以说
,当我们把泥土和山石变成能够建筑高楼大厦时,那是可以被称之为创新与创造的。如果我们把它们变
成了我们未来的建筑垃圾,而且建筑垃圾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无处堆放和填埋,那不是将来的灾害与灾难
又是什么?如果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宏伟建设事业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审时度势,如果我们的政府监管不
依法履行监管责任与义务,那将会造成怎样不可想象的灾难?
由此看来,像厦门这样被公众吐槽的“拧麻花大楼”,真的需要由国家级顶层设计出台
一部法律法规来依法约束和预防未来的建筑垃圾。如果我们的环境保护部从源头上严格依法防范和制止
,其后果真的难以预料。《战国策•燕策》中曰:“多闻其过,不欲闻其善。”燕王向
苏代问古代明主治政的经验,苏代的回答中有这句话。意思是:一定要想法使自己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
过失的批评,不要总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,而且要
依法付诸于真实的实际行动,把坏事变成好事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符合党的十八大和三中
全会制定的“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社会建设、文化建设”的“五位一
体”战略决策。否则,就会背离这个决策;否则,就会成为党和国家与人民的历史罪人。
《墨子•尚同中》里有曰:“仁之事者,必务求兴天下
之利,除天下之害,将以为法乎天下,利人乎即为,不利人乎即止。”大意是,凡是行仁政的人,
一定要一心谋求兴办对天下有利的,革除对天下有害的,用这个原则去要求天下,对人有利的事就做,
对人不利的事就制止。李克强总理说:“行大道,民为本,利天下。”如果我们发现了问题
仍旧麻木不仁,不思改进,不去制止那些错误和违法的现象,那就不仅是麻木的问题了,那将同样是违
法犯罪。虽然笔者的这些话有不少官员不爱听,甚至是恼恨,但我也必须说。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共产党
员的责任和义务,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,这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思想道德行为所必须
具备的道德良知。
因此,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党政官员
看了厦门的“拧麻花大楼”也能产生一点看着腰疼的感觉,千万不要麻木不仁,当是什么都
没发生一样。